上海近來的這些變化,長三角鄰居們註意到瞭嗎?

近期,湧金君在上海參加瞭幾個會議,能感受到上海正在發生的變革。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企業傢的發言,都有不少“新氣象”。

上海正在悄悄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以更寬闊的視野、更精準的切入口推動發展,這也讓接軌上海的城市更加感到緊迫感。


上海制度供給正在發生變革

上海南京西路地鐵站13號出口出來,馬路對面就是號稱全球最大的星巴克門店,還沒進門就能感受到強大的氣場——寒風裡隊伍排得老長老長。湧金君前幾天到上海出差時,還專門去看瞭一下。

近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一次會議上特別提到瞭南京西路上人氣火爆的星巴克全球最大門店。據“上觀新聞”報道,他為上海相關部門的做法點贊。

曾經擔任過浙江省工商局局長的李強,對市場監管有著不同於其他官員的感悟。

按傳統監管思路,南京西路這個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是不可能通過審批的,作為典型的“二合一”(生產、銷售在同一場所)企業,許多部門都可以拿出規定對其說不。“但它就是一個新模式,你不批,就會喪失一個重要機遇。”據上海媒體報道,李強很滿意上海相關部門在這一個案上的突破,並借此提醒大傢,“過去簡單劃一條線、政策一刀切,現在必須變革。”


除瞭星巴克,還有共享單車,過去上海一些區對共享單車采取禁止的態度。世界都把它看作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你要是隻看到滿大街的僵屍車,那就是因噎廢食。

上海有制度文明的傳統,但當下針對制度供給的改革勇氣、突破力度還有短板。“我們現在經濟社會發展,最缺的是制度供給”。

上海提出優化制度供給首要在於全面依法治市,使法治成為“上海制度競爭力的核心標志”。在這個前提下,面對更多的“星巴克”或“共享單車”時,上海也需要更多大膽突破。


湧金君也發現,現在上海很多人都在思考“上海用什麼樣的方式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看來,這個國際大都市正在查找改革的短板,以上海的城市能級,她的變革帶來的成果可想而知。


上海的變化,也能從媒體上看出端倪。

作為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的報道具有風向標意義。在制度供給改革方面,上海在一些單項領域也向其他省份學習,特別是長三角的蘇浙兩省。

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蘇的“不見面審批”等都上瞭頭版。一個上海之外的縣區能上《解放日報》的頭版,這是近年來極為罕見的。

不久前,《解放日報》在頭版刊登瞭一篇《打通審批關卡 讓群眾“最多跑一次”》,講的是浙江紹興市上虞區讓數據多跑路提升審批速度、打破壁壘壓縮審批時間、轉變政府職能延伸服務等方面的先進做法。


受到同樣“待遇”台中抽水肥的還有江蘇昆山,在上虞的報道之後兩天,《解放日報》在頭版推出《以往為辦證奔波,如今審批“不見面”》,報道瞭江蘇昆山整合各部門權限和數據平臺,實實在在服務百姓和企業。

上海報業集團旗下另一張知名報紙《文匯報》則報道瞭上海自身改革的一些變化。

1月5日《文匯報》連發兩文,對上海的改革進行報道。其中《一瓶鮮奶的進口周期由15天壓縮到3天》反映的是上海長寧區五傢高信用企業享受最寬松信用監管,進口通關速度越來越快。另一篇《“不見面審批”有多快?上海答案:4分鐘!》則反映瞭上海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發出首張“不見面審批”證書,企業到質監部門辦證不再需要三個月,而隻需要4分鐘。

媒體上的變化,我們也能看到上海的制度文明優勢正在向制度供給改革紅利轉化。


不能把上海當做靜態參照物

從上海最近一連串的動作,我們看到瞭一個正在加速快跑的國際大都市。當我們在討論上海和杭州誰是誰的“環”、誰是誰的後花園時,似乎把上海作為一個靜態的參照物,而實際上上海也在一條快速跑道上快速前進。

有一種說法,讓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印象深刻:互聯網方面的創業,往往是在北京找到錢,在杭州把項目做出來,然後跑到上海做商業試驗。這位此前剛剛因為一篇《上海是杭州的後花園?》的網文而受到關註的專傢,而這次他的說法沒有引起爭論,並被大傢普遍接受。

事實上,蘇浙皖多地早已將“對接上海”作為最重要的發展方略,對上海的一舉一動高度靈敏。他們隨時捕捉機遇,並嘗到巨大甜頭。


與之相比,上海主動同長三角的對接,還大有潛能可挖。在發展日益突破行政區邊界、強調區域聯動聯通的語境下,上海若不能充分有效對接長三角,意味著將失去一個巨大機遇,乃至讓發展此消彼長。

浙江某個市轄區的公務員告訴湧金君,不久前第一次聽到上海某區領導來訪時表示要“學習貴區的先進做法”,而此前上海幹部來浙江基本是“考察”“調研”“交流”為主,很少有來“學習”的。

長三角許多地方,已在發展中為上海創造著經驗——從江蘇“不見面審批”中體現的改革力度,到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特色小鎮中呈現的“創新濃度”,以及安徽在科創平臺建設、前沿技術研究方面的成果,均在不同程度上為上海提供啟示甚至樣板,也是上海重點學習的“點位”。

上海向來有海納百川的氣度,一部上海發展史呈現最多的就是多元包容。所以,長三角城市需要關註上海的制度供給改革等一些列新舉措,吸收長處、創新整合,上海已在一條高速路上。如果再把上海當做一個靜態參照物來觀察,可能就會貽誤改革時機,失去對標的焦點。


zj201608310114

0|回復

#時政進校園#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推動發展


一天三天一周

1優秀!氣溫坐上小火箭,嗖嗖嗖站上10℃+梯隊

2從4.69%到1.92% 溫州不良連續11個季度雙降

3中國14個城市富可敵國的城市 杭州在列!

4浙江老板一年進賬500萬計劃上市追馬雲 結果……

5《企業年金辦法》下月起施行 來看看你退休後的收入有何變化

6省旅遊局:泰國快艇爆炸暫未傷及浙江遊客

7穩中求進開新局 來看百姓經濟生活新變化

8特色小鎮成發展新引擎 如何走好下一程專傢有話說

9精準施策出“10招” 助永康9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齊摘帽

10中國經濟為何要“去台中包通馬桶杠桿”? 防范風險穩地基

1今起開始回暖三級跳 5天11次寒潮預警卻是個暖冬?!

2-7℃!今冬最冷一天來瞭!明天有大事來你必須準備好

3上海近來的這些變化,長三角鄰居們註意到瞭嗎?

4優秀!氣溫坐上小火箭,嗖嗖嗖站上10℃+梯隊

5從4.69%到1.92% 溫州不良連續11個季度雙降

6阿裡AI再破世界紀錄 機器閱讀理解準確率首超人類

7保障房品質超商品房!綠城12年代建瞭十萬套保障房

8利潤總額增幅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 這個市亮瞭

9林毅夫: 中國2025年跨過高收入國傢門檻

10中國14個城市富可敵國的城市 杭州在列住宅化糞池清理

1史無前例!國傢科技獎首位獲獎女工來自浙江

2杭州人民發來賀電 主城區求雪成功!你傢那邊怎麼樣?

3浙江經濟這個指標反超蘇粵,說明瞭什麼

4今起開始回暖三級跳 5天11次寒潮預警卻是個暖冬?!

5-7℃!今冬最冷一天來瞭!明天有大事來你必須準備好

6這項“浙產”根治霧霾黑科技,今天拿到瞭國傢技術發明一等獎

7什麼!昨天雪太小不算初雪!但最冷的時候就要來瞭

8為啥這個縣作為全國唯一 參加瞭國傢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9又一波冷空氣明天殺到!陽光滿滿氣溫卻“暗藏殺機”

10新年杭州主城土地首拍 有塊地爆出“大冷門” 是哪?


arrow
arrow

    lrx557rx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